手动除颤监护仪的使用要求和标准如下:
使用前
设备检查:确认除颤监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,电量充足,各功能按键、显示屏等正常工作,电极板、导电糊、心电导联线等附件齐全且无损坏。

患者准备:使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面,解开衣服,充分暴露前胸,去除身上的金属异物,如项链、手表等。
环境准备:选择整洁、安静、干燥的空间,周围无易燃、易爆物品,有稳定的电源插座,如有吸氧及吸痰装置应准备就绪。在院外抢救时,需确认环境安全,清理现场无关人员。
操作过程中
模式选择: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除颤模式,如非同步模式用于心室颤动、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;同步模式用于心房颤动、心房扑动等有 R 波的快速性心律失常。
能量选择:一般单相波除颤选 360J,双相波选 200J。儿童患者则根据体重计算,首次 2J/kg,后续可增加至 4J/kg。
电极板放置:将 “STERNVM” 电极板放在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,“APEX” 电极板放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心尖部,电极板与胸部皮肤紧密接触,中间涂适量导电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隔开,以减少皮肤电阻,避免灼伤。
充电与放电:按下充电按钮,充电完成后,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,大声提醒旁人,然后同时按下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进行除颤。
使用后
患者护理:除颤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2 分钟,再评估心律、呼吸等生命体征。对皮肤灼伤处进行消毒包扎,将患者送重症监护室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及其他生命体征监测。
设备清洁与维护:关闭电源,取出电池(如需),用柔软的布蘸取适量清洁剂擦拭设备表面、电极板等,去除导电糊残留等污渍,然后将设备放置在通风阴凉处风干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,以备下次使用。
人员要求
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手动除颤监护仪的使用方法、操作流程及相关急救知识,具备判断患者病情和心律失常类型的能力,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、准确地进行除颤操作。未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禁止使用。
以上是手动除颤监护仪的一般使用要求和标准,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可能会有细微差异,具体操作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