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适用于出现心脏骤停且伴有可除颤心律的人群,主要包括以下情况:

一、核心适用人群:心脏骤停患者
当患者突然意识丧失、呼吸停止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时,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,此时 AED 通过检测心律,若识别为可除颤心律(如心室颤动、心室扑动、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),即可进行电击除颤,具体适用场景包括:
成人患者:无论年龄、性别,因各种原因(如冠心病、电击伤、溺水、严重创伤等)导致的心脏骤停,且符合可除颤心律条件。
儿童患者(1 岁以上):部分 AED 配备儿童电极片或能量衰减模式,可用于儿童心脏骤停的抢救(1 岁以下婴儿优先使用手动除颤器,若无则可使用 AED)。
二、需注意的不适用情况
非心脏骤停人群:如患者意识清醒、有正常呼吸和脉搏,或仅为晕厥、低血糖等非致命性情况,无需使用 AED。
明确不可除颤心律:若 AED 分析后提示为 “不可除颤心律”(如心室停搏、无脉性电活动),此时电击无效,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(CPR)并等待专业急救人员。
三、特殊场景下的适用性
公共场所突发心脏骤停者:如在机场、商场、学校、运动场所等区域,任何人出现心脏骤停,均可立即使用附近的 AED。
家庭中发生心脏骤停的亲友:若家庭中配备 AED,可对突发心脏骤停的家人紧急使用,同时拨打急救电话。
已知心脏疾病高风险人群的紧急救援:例如有严重心律失常病史、冠心病等患者,若发生心脏骤停,AED 可作为急救手段之一。
四、使用 AED 的关键原则
快速判断:发现患者无反应、无正常呼吸时,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获取 AED。
无需犹豫:AED 设计为 “傻瓜式” 操作,即使非专业人员,也可根据语音和屏幕提示使用,避免因犹豫延误抢救时机。
配合 CPR:在 AED 分析心律或除颤后,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,直至患者恢复意识或专业急救人员接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