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正全力推进 "社会急救 4 分钟救援圈" 建设,
7月南城区多所新配AED的小学参加了我们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救授证培训。是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的关键举措。
AED 作为心脏骤停的 “救命神器”,其效用的发挥不仅依赖设备本身,更取决于使用者的应急能力 —— 这正是专业培训的核心价值。
科学研究表明,心脏骤停后每延迟 1 分钟,生存率下降 10%,在发现心脏骤停后 4 分钟内启动 CPR 并使用 AED,成功率可达60% 左右!
我们的目标,就是让每个校园、每个社区都有能在第一时间施救的 "急救守护者"。
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标准化培训,通过系统理论与实操演练,
让教职工掌握 AED 操作、CPR 等核心技能,确保设备在黄金 4 分钟内被正确使用,避免 “有设备无能力” 的困境。
授证体系则为技能有效性提供权威背书,让校园急救从 “自发行为” 升级为 “专业行动”。
对师生而言,这是生命教育的生动实践,既培养应急意识,也传递 “人人可施救” 的理念;
对社会而言,校园作为社区安全节点,经专业培训的教职工能成为 4 分钟救援圈的重要力量,推动急救网络向基层延伸。
从设备配置到技能认证,这场 “硬件 + 软件” 的双重建设,让校园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安全港湾。
"急救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属,而是每个人的责任。" 让我们一起行动,让 4 分钟救援圈覆盖每一个角落,让孩子的每一次意外都有被挽救的可能!